|
補償裝置中使用的控制器補償裝置中使用的控制器 最早的無功補償控制器是以功率因數為依據進行控制的,這種控制器因為價格低廉現在仍然在使用。以功率因數為依據進行控制的最大問題就是輕載振蕩。例如:一臺補償裝置里最小的電容器容量是10Kvar,負荷的感性無功量為5Kvar且功率因數為滯后0.5。這時,投入一臺電容器則功率因數變為超前0.5,切除電容器則功率因數變為滯后0.5,于是震蕩過程就會沒完沒了地進行下去。 較新型的無功補償控制器都是以無功功率為依據進行控制的,這就要求必須具備設定功能,可以對補償裝置中的電容器容量進行設定,從而可以根據負荷無功量決定怎樣投入電容器,因此可以消除輕載振蕩現象。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,無功補償控制器的附加功能也越來越多,如數據存儲,數據通訊,諧波檢測,電量檢測等等。使用的控制元件也從最初的小規模集成電路到8位單片機,再到16位單片機,再到16位DSP,直至最高級的32位單片機。現在的32位單片機的價格已經降到30多元一片,對控制器的硬件成本已經沒有多少影響,其性能超過8位單片機100倍以上,難以普及的原因主要是技術開發難度太大。 隨著無功補償裝置應用的不斷普及,補償裝置與其他設備的組合是一個必然趨勢。例如補償裝置與計量箱的組合,補償裝置與開關箱的組合等等。組合裝置可以降低成本,減少占用空間,減少連接線,減少維護工作量。組合裝置的設計制造沒有技術難度,只是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,所以生產廠商只能根據訂貨來組織生產。 |